文渠鎮 因地制宜育產業 夯實脫貧致富路

2018-09-07 21:44:09 作者:林 瑩 來源:鄧州網
分享到:

今年以來,文渠鎮堅持以抓黨建促脫貧攻堅,以抓脫貧攻堅統攬經濟工作全局,采取扶、轉、帶、保、救、光伏、醫療、教育和金融等方式,依托產業發展促進就業,助推脫貧攻堅工作。

村里上班 增收致富

近日,記者來到位于文渠鎮盛號村的鞋廠內,幾十臺縫紉機“咔咔”作響,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每道工序。在該廠上班的貧困戶魏香燕深有感觸地說:“忙了種莊稼,閑了來干活,錢也掙了,家也顧了。”

“工人都是村里的留守婦女和貧困戶成員,他們工作勤奮認真,做出的產品也好,客戶非常滿意。”工廠負責人謝玉良說,工廠有30余名工人,每人月工資可達1600余元。

下午四點,在該鎮夢蝶兒內衣廠上班的蘆燕下班了。“這會兒天氣不熱,下班回家收花生去,廠近了真方便。”蘆燕說道。

這幾年,夢蝶兒內衣廠的產業越做越大,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。蘆燕和很多同鄉一樣,也告別了外出打工的日子。

“促進農民就近就業,就得有產業做支撐。”該鎮黨委書記趙明輝說。

“我們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注重吸納本地群眾和貧困戶就業,并對本地群眾免費開展技能培訓。”夢蝶兒內衣廠負責人王雪介紹說。

截至目前,夢蝶兒內衣廠除總廠外,先后在我市3個鄉鎮建成5個扶貧車間、60余個零星加工點,幫助留守婦女600余人就業,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4戶26人,工人月工資可達3000元。

創出特色 做大產業

“文渠是農業大鎮,靠土地種植已經遠遠無法滿足農村居民的生活需要,如何因地制宜地讓他們就業增收是個關鍵問題。”該鎮黨委副書記王方輝說,產業是勞動就業的根本,把勞動密集型工廠、作坊建到村上,把就業崗位送到門口,貧困群眾能就近就業增收。

同時,該鎮也積極探索農業產業化的發展。以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目標,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,落實各項保障措施,大力發展奶牛規?;B殖,培育奶牛產業龍頭企業。位于該鎮肖店村的孚牛農牧業有限公司以高標準建設、精細化管理、產業化程度高的特點,在全市奶牛行業享有盛譽,為帶動周邊村民脫貧致富提供了很大幫助。

“我們充分利用國家產業轉移及放寬門檻、簡化審批等政策,在信貸、土地、人才等方面加大協調力度,促使泰和機械、秀紅面粉等企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;夢蝶兒內衣、廟溝編織袋等成長型企業規模迅速擴大,讓他們成為推動文渠脫貧攻堅的支撐性力量。”趙明輝說。

美化環境 助農增收

行走在該鎮文蔡路上,馬路干凈整潔,道路兩旁的花在陽光下盡情地綻放,綠色的垃圾桶點綴其中,形成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。

近年來,該鎮結合實際,打造亮點,提升集鎮品味和農村人居環境,啟動了以“四清四建”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。

“環境整治不僅改善了群眾的居住環境,同時,還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。”趙明輝說,通過對各村貧困戶的摸底調查、走訪、宣傳動員,就近安排他們上崗,解決了貧困戶的就業問題。

今年60多歲的林成定是該鎮翁寨村的一名貧困戶,因為身體患病,干不了農活,生活很困難。“村里設置公益崗位后,考慮到他的身體因素,我們安排他在村里當保潔員,每個月可以掙800元。”該村黨支部書記林青介紹道。

“真金白銀” 惠及貧困群眾

頂著毒辣辣的陽光,該鎮許營村黨支部書記高志有拿著兩份扶貧小額貸款的文件,走村入戶到貧困戶家一一講解。

王方輝告訴記者,2016年黃志牧業率先采取“戶貸企用”的模式,帶動24戶貧困戶當年增收5000元。2017年黃志牧業和貧困戶合作代養豬,投資57.6萬元,已幫助144戶貧困戶收益6.048萬元;有75戶貧困戶與鄧州錦泰紙塑業合作,投資30萬元,生產農用編織袋,實現分紅收益3.15萬元。2018年黃志牧業以“企貸企用”的模式,貸款1822.5萬元,帶動243戶貧困戶每年每戶增收3000元。

“實實在在的就業崗位,再加上扶貧貸款的支持,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,我們有信心讓每一位貧困戶都摘掉貧困帽子,過上幸福生活。”趙明輝信心十足地說道。

分享到:
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|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|亚洲女同一区二区|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|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