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新芳:白饃饃蒸出新生活

2020-10-04 17:42:39 作者:林 瑩 來源:
分享到:

在汲灘鎮楊莊村,有這樣一個家庭,他們夫妻恩愛、相濡以沫;他們禮讓鄰里、團結互助;他們用辛勤的勞動戰勝了貧困,用一籠籠白蒸饃換來了幸福生活。他們就是楊新芳、張秀穗一家。

走到楊新芳的家,一棟氣派美觀的小洋樓呈現在記者面前,但步入樓房內部,未安裝完的門窗、破舊的凳子和待粉刷的墻壁,仿佛都在訴說著這個家庭的故事。

“2018年前,我們的生活真的過得不錯,我和老公在外面打工掙錢,有了存款后就想著把家里的房子蓋起來,誰知道房子還沒完全蓋好,我老公突發腦梗,40多歲正壯年的人,突然連生活都難以自理,真是天都要塌了。”張秀穗哽咽著說,當時我兒子楊志正在上高三,怕影響他考試都沒敢告訴他。不過,孩子也算爭氣,考上了商丘學院。

說起兒子,一直坐在那里沉默不語了楊新芳開口了:“我怕秀穗壓力太大,蓋蓋房子手里已經沒有錢了,我這看病又花了不少,外面欠了一屁股債,當時想如果真不行,就讓娃不上學了,早點去打工幫幫他媽,秀穗再三勸我,孩子好不容易考了個本科,一定得讓他上學。”

巨額的醫療費用、一家人的生活開支和孩子上大學的費用,壓得楊新芳一家喘不過氣。這時候,村里也注意到了楊新芳一家的變故,經精準識別,楊新芳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。

“他們家2019年被認定為貧困戶以后,孩子上大學學校每年補助4300元,并且學校還為孩子申請了8000元的無息貸款,一家人都是一類低保,還介紹張秀穗到黃志牧業務工,但因為楊新芳生活不能完全自理,每個月還需要看病,身邊離不開人,后來張秀穗就沒有再去務工了。”楊莊村黨支部書記楊星坤介紹說。

生活還得繼續,一心想改變家庭狀況的張秀穗自己找了一份工作,在離家不遠的超市幫助蒸饃賣饃。干了一段時間后,丈夫突然的一次發病,讓她不得不又離開工作崗位。

“那次他突然生病住院,我就一直在想,應該找個在家都能干的事。還是市里人社局的扶貧干部翟潛提醒了我,說我學會了蒸饃的技術,在家蒸饃賣饃是個好辦法。”張秀穗說。

說干就干,在翟潛的幫助下,張秀穗很快置辦了蒸饃的機器設備,饃店很快開張了,但是村子周圍賣饃的不少,銷路一直打不開。翟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最后想到學校幼兒園中午都要吃饃,就跟村里和周邊村莊的學校聯系,都從張秀穗家訂饃,銷量一下子就起來了。

“這一家人都很爭氣,孩子暑假勤工儉學幫助家里,疫情原因遲遲沒有開學,孩子就一直在家幫助媽媽蒸饃賣饃,收拾衛生,照顧他爸,很孝順。”翟潛告訴記者。

聽到翟叔叔夸獎自己,楊志害羞地說:“我這上大學都是政府幫助才能上的,貧困戶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我一直靠著別人救助。今年我都21歲了,以后就是家里的頂梁柱,得爭氣好好上學,好好努力,讓俺爸俺媽日子過得輕松點,也好讓整天為我們家操心的叔叔阿姨們放心。”

說話間,一鍋蒸饃好了,張秀穗和兒子楊志熟練地打開蒸箱門,快速地把一盤盤蒸饃抽出來,饅頭的香味頓時彌漫了整個房間。

“這饃蒸好后,得趕緊拿出來一個一個輕輕翻動,然后晾上幾分鐘,再放進蒸箱或者泡沫箱保溫,這樣才不會拿饃的時候外面粘手,沒了口感……”說起蒸饃的講究,張秀穗頭頭是道。

“張秀穗蒸的饃又大又圓,味道好……”張秀穗蒸的手工饃贏得了村民們的一致稱贊,買饃的越來越多,周邊的村民甚至都慕名前來,誰家有個紅白喜事,都愿意到他們定做蒸饃。

張秀穗是一個要強的人,從不肯向命運低頭。每天凌晨3點多起床和面、發面,她用自己的雙手蒸出了一個又一個雪白的大蒸饃。“咱還年輕,要往前走,要依靠自己的雙手,賺錢還賬,把日子過好,不辜負周圍這么多幫我們家的人。”張秀穗說。

“我的病慢慢在好轉,兒子也快大學畢業了,蒸饃店的生意已步入正軌,好日子不遠了……”看著忙碌的母子倆,楊新芳沉浸在蒸饃的香味里,憧憬著一家人美好的未來。

分享到:
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|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风|亚洲女同一区二区|推油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|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